四大無恥文人是哪四位(世界公認的十大名著)
更新日期:2023-10-18 17:17:41
來源:轉載
最近有看到一則非常有意思的問題,那就是有人盤點出了歷史上的四大無恥文人,那么這四大無恥文人到底是哪四位呢?相關的問題也還是比較有意思的,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。
1、譙周
譙周(201年-270年),字允南,巴西西充國(今四川西充槐樹鎮)人,三國時期蜀漢學者、官員。
幼貧喪父,少讀典籍,精研六經,頗曉天文,為蜀地大儒之一,門下有陳壽、羅憲等學生。諸葛亮做益州牧時,任命他做勸學從事。諸葛亮死后,譙周前往奔喪,雖然朝廷隨后下詔禁止奔喪,但譙周仍因行動迅速而得以到達。劉禪立太子時任命他做太子仆,調令家令,之后遷任中散大夫,光祿大夫。在蜀漢任官時期,一向以反對北伐戰略而聞名。見姜維多次北伐而虛耗蜀漢國力,因而不滿,著《仇國論》力陳北伐之失。
炎興元年(263年),魏國三路伐蜀,譙周因勸劉禪投降,被封為陽城亭侯,遷騎都尉,散騎常侍。司馬炎稱帝后,征召譙周入洛陽為官,譙周無奈之下帶病前赴洛陽,不久病死。
譙周這個人是蜀漢時期的大儒,也就是很有文化的人,知識很淵博,還有很多學生。寫《三國志》的陳壽就是他的學生。但是這個人對蜀漢是不忠誠的,屬于投降派,和蜀漢的合法也表示懷疑,反對北伐,還因為這樣得到了封侯。所以很多人對他是十分討厭的。
2、王衍
王衍(256年-311年),字夷甫。瑯邪郡臨沂縣(今山東臨沂北)人。西晉末年重臣,玄學清談領袖,曹魏幽州刺史王雄之孫、平北將軍王乂之子、司徒王戎堂弟。
王衍外表清明俊秀,風姿安詳文雅,篤好老莊學說,頗有時名。步入仕途后,歷任黃門侍郎、中領軍、尚書令、尚書仆射等職。光熙元年(307年),升任司空。次年,又任司徒。王衍位高權重,卻不思為國,為保全自己,還讓弟弟王澄、族弟王敦分任荊州、青州刺史,遭時人鄙夷。王彌進攻洛陽時,王衍率軍抵抗。其后轉任太尉兼尚書令,又兼領太傅軍司。
永嘉五年(311年),東海王司馬越去世,王衍奉其靈柩返回東海,途中為石勒所俘獲。王衍在與石勒交談時,仍推脫責任,并勸其稱帝,石勒大怒,將其與西晉舊臣一同活埋,年五十六。
王衍工書法,尤擅行書,《宣和書譜》有其作品《尊夫人帖》。
王衍是西晉時期的玄學大師,才華高不說人也俊美,所以名氣很大,仕途通暢,做到了宰相。但是這個人太喜歡奢靡的生活了,只想到享樂,做官也沒底線,所以官場就都學他,風氣完全被破壞了。最后被活埋,這個人也算是罪有應得了。
3、魏收
魏收是北朝的三才子之一,《魏書》有他有負責,但是性格太陰柔了,喜歡搞小動作,喜歡受賄,所以《魏書》的質量大家可想而知了,哈哈,給他賄賂就寫好的,有仇的就寫不好的,這就毫無公正可言了。
4、馮道
馮可道(882年-954年),即馮道,字可道,自號長樂老。五代瀛州景城(今河北交河東北)人。中國大規模官刻儒家經籍的創始人,歷仕多朝而身居高位,人稱官場“不倒翁”。
馮道出身于耕讀之家,年輕時品行淳厚,勤奮好學,善寫文章,且能安于清貧。歷仕后唐、后晉(契丹)、后漢、后周四朝十君,拜相二十余年,好學能文。后唐長興三年(932年),馮道奏請唐明宗,以唐代開成石經為底本,雕印儒家《九經》,得到明宗批準,于當年開始印行。后周廣順三年(953年),《九經》全部刻印完成,前后共歷時二十二年。是中國歷史上首度大規模以官方財力印刷套書。
馮道也是一位年輕好學的人,文采也非常的好,最后做官到了高位。但是他毫無氣節,只顧自己的地位和權勢,為了當宰相,還向遼國稱臣,你說可怕不可怕。被后人唾棄。
- monterey12.1正式版無法檢測更新詳情0次
- zui13更新計劃詳細介紹0次
- 優麒麟u盤安裝詳細教程0次
- 優麒麟和銀河麒麟區別詳細介紹0次
- monterey屏幕鏡像使用教程0次
- monterey關閉sip教程0次
- 優麒麟操作系統詳細評測0次
- monterey支持多設備互動嗎詳情0次
- 優麒麟中文設置教程0次
- monterey和bigsur區別詳細介紹0次
周
月